【世界新要闻】120+幅作品,开启南科大科学·人文·艺术之门

时间:2023-06-17 18:18:35       来源:读创


【资料图】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近日,“科学·人文·艺术”深圳市书画摄影作品展在南科大会议中心揭开帷幕。120余幅深圳市画家协会及南科大师生的书画作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师生及市民驻足观看。展览向市民开放,将持续到6月25日。

该活动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科技大学主办,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南方科技大学宣传与公共关系部、南方科技大学工会委员会承办,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路,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助力深圳城市文明典范建设。

展览由“科研新知”“微观视界”“书画艺术”三部分组成。其中,“科研新知”板块聚焦南科大科技前沿、重大科研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学校官网精选了20幅科研设计主图,以视觉传达的角度,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元的科技视觉和科研文化展示平台。

“微观视界”是南方科技大学“科学·科普·科幻”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首次推出的展览单元,该板块展出的20幅微观摄影作品。来自不同院系的师生们,以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为器、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一幅幅查妙的微观世界景象,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在光影之中呈现微结构之妙趣,尽显理工科的浪漫。

“书画艺术”展出由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和南科大共同征集、评选的书画作品88幅,其中包括了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老师为南科大十周年校庆题写的墨宝,以及南科大工会教职工书画家协会的作品和学生社团致仁书画院的作品。丹青流韵、翰墨生辉,作者们以饱满的激情挥毫泼墨,尽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南科大党委书记李凤亮在开幕致辞时表示,南科大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一直致力于通过探索文化创新发展路径,彰显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责任与担当。此次展览,也是南科大联动社会各界力量、打造“科学·科普·科幻”品牌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南科大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做好大学文化与区域发展的融合与提升,为深圳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南科大创新提出了“科学·科普·科幻”这一概念,深度整合校内资源要素,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在建设高水平的理工科的同时,以新思路新定位加快建设新型特色文科。

学校的“三科”矩阵包括持续推出《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系列科普丛书,活跃在各个公众场合的“南方科普大讲堂”,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科普的树礼科普社,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精彩的科幻创作,配合学校科研成果、充满未来色彩的科研主图,广泛传唱的《科学有点燃》等校园歌曲。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科普公益基金、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等,邀请院士、教授亲自参与各项科普、文化活动,彰显南科大作为一所科技大学的责任与担当。在科幻创作方面,学校吴岩教授作品《中国轨道号》摘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刘洋老师作品《火星孤儿》获得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银奖和首届“原石奖”等奖项。陈跃红教授、吴岩教授与深圳大学教授联合编剧的科幻戏剧《云身》不久前刚刚上演。同时,学校还出版了《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等研究报告和学术专著,推出了全国第一套中小学科幻教材,在“高冷”的高科技知识和普罗大众的日常之间架起桥梁。

审读:谭录岗

关键词: